本文主要是作者结合最近两周做的拼团活动,来细说拼团背后的逻辑,按拼团的整个流程来讲解。
营销手段除了优惠券,还有拼团这种常见模式。提起拼团,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到拼多多,在流量红利已经触底的情况下,以拼团这种新模式杀出一条血路。
传闻今年3月份,拼多多月GMV已经达到400亿的规模,交易额超过京东的1/3(京东月GMV约1100亿)。
页面上的“发起拼团”或“去拼团”按钮大家都看的到,但是否真正思考过其背后的逻辑。
接下来我将结合最近两周做的拼团活动,细说拼团背后的逻辑,按拼团的整个流程来讲解。
一、创建拼团活动
拼多多的所有商品都有拼团模式,淘宝、京东或其他平台只有部分商品有拼团模式,两种后台设计肯定不同。因本人此次负责的项目是后者,故以此种类型谈如何创建拼团活动。
实例设计
△创建拼团活动页
创建拼团活动的过程中,至少包含以下元素:拼团活动时间、成团有效时间、成团人数、每人限购、可开团商品和拼团活动状态。
1. 拼团活动时间
可开团商品的拼团活动时长多多开团补单,如一个商品的拼团活动时间为6月28日00:00:00至7月3日00:00:00,这个时间段内,该商品可开团,用户进入商品详情页可发起拼团或参与拼团。
2. 成团有效时间
用户开团后与其他人组团的时间,该时间内没有组团成功将拼团失败多多开团补单,系统自动退款。特别注意的是:因为引入了这个字段,会有某用户对某商品的实际拼团结束时间。
实际拼团结束时间=发起拼团时间+成团有效时间(发起拼团时间=发起拼团人的支付时间)
什么意思呢?
举个例子来讲:若该商品的拼团活动时间为6月28日00:00:00-7月3日00:00:00,成团有效时间为24小时,则7月3日0点以后,该商品不可再开团,但已开的团用户还可以参团,即该活动实际在7月4日00:00:00结束拼团促销。
3. 成团人数
凑够多少人满足拼团条件,限制条件为至少2人。
4. 每人限购
每人最多购买多少件,拼团商品因价格较便宜,根据预算看是否需要配置该字段。
5. 关联商品
前面四个字段都属于拼团活动的基本属性字段,我们要把这些字段关联到具体某一个商品上或多个商品上,并设置拼团价。
拼团活动商品创建成功后,商品就被分为普通商品和拼团商品(在商品表里也会有一个字段来标记和区分),拼团活动列表新增一条记录。
实例设计
△拼团管理列表页
6. 拼团活动状态
“未开始”状态的活动商品可全部字段编辑,“活动中”状态的活动商品只能延长拼团活动结束时间。
值得注意的是:已结束与已失效的区别在于:已结束是活动到期后自然结束的,已失效是指商家主动提前结束。已结束和已失效的活动商品需要再次发起活动,重新新增一次。
在C端怎样展示就看具体的产品设计,在自己负责的项目中,拼团商品我给了2个入口:拼团专场和全部商品列表,是拼团商品的有拼团标签。
实例设计
△拼团入口
二、用户发起拼团
用户在拼团商品详情页发起拼团活动,生成一条团单记录和订单记录,后台分别对应团单列表和订单列表。
△商品详情页、订单填写页
△订单详情页
1. 团单列表
不同的拼团状态,订单ID个数和已参团人数不同,假设成团人数为3人。
特别说明的是,C端拼团商品详情页【和其他人拼团】的数据取自团单数据,不是订单数据。
实例设计
△团单列表
2. 拼团订单列表
拼团商品的订单可合并在普通订单列表,增加一个“订单类型”字段用于区分,拼团订单列表有“查看同团订单”跳转链接。
△订单列表
多多开团助手,是拼多多店铺实现开团、补单、销量、出评的软件,是店主的运营的助手,主持免费试用、自助开通,可先下载试用出评软件